分享中心

SHARE CENTER

 冷凝水回收中的“4W2H”

这些年来,孚雷德收到很多工业生产企业甚至一些节能环保公司打来的咨询冷凝水回收的电话。从来电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在考虑冷凝水回收利用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回收设备上,把冷凝水回收利用这个系统性问题错误地看作一个孤立的设备选择和订购问题。这样的做法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回收效果差,余热利用率低,甚至安装好的回收设备无法稳定正常工作,最终沦为一种摆设,造成更大浪费。

针对这种现象,今天孚雷德从新的角度浅谈一下进行冷凝水回收时一定要关注的六个方面。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将这六个方面称作“4W2H”模型。希望能对大家建立系统性冷凝水回收思路和提高冷凝水回收利用效率有所帮助。

What(是什么)首先,需要确认想要回收利用的所谓冷凝水到底“是什么”。在生产实践中,蒸汽用户所谓的冷凝水往往有下面四种可能:1)低温冷凝水;2)冷凝水+闪蒸汽;3)冷凝水+生蒸汽(前端存在漏汽问题);4)冷凝水+其它低温水。不同的情形对回收需要采取的措施、选用的设备、回收利用方案、余热利用方式、最终水的处理方式以及投资金额等都会有不一样的要求。因此,确认冷凝水到底“是什么”,是冷凝水回收利用的第一步。

Why(为什么) 绝大多数蒸汽用户都讲到其冷凝水温度只有90℃上下,有的甚至更低,这样的温度参数会对节能思路产生误导,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导致持续浪费。“为什么”冷凝水温度变得如此低呢?常见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1)冷凝水被收集到开式水槽/水箱,100℃以上温度对应的显热释放,部分冷凝水被汽化而产生的闪蒸汽外排,余下的100℃的饱和冷凝水一经散热,温度自然会降到90多摄氏度(甚至更低)。这是冷凝水被浪费掉30%~40%(甚至更多)热能后的温度;2)进入冷凝水槽还有其它低温水,低温水的混入势必降低冷凝水的温度。

Where from(哪里来) 针对上面现象,结合常见的冷凝水槽大量外冒白汽问题,孚雷德想提醒大家,在进行冷凝水回收利用时一定要对冷凝水的来源进行了解和确认。这些冷凝水“哪里来”?是用汽设备疏水、管道疏水、伴热管线疏水还是其它来源?涉及哪些疏水阀或疏水罐?有哪些设备出口通过直排阀排水?有哪些疏水阀或罐存在漏汽问题?其它低温水从何处汇入?对冷凝水“从哪里来”的确认是找出其温度偏低、外冒白汽等缘由并采取正确措施对其有效回收利用的重要步骤。

How much(多少度) 冷凝水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冷凝水温度高低关系着余热回收利用的方向、技术思路和方法、回收设备选择以及热能回收潜力大小。因此,确认冷凝水的真实温度至关重要。大多数企业提供的冷凝水温度属于:1)损耗后温度,即开式凝水罐闪蒸汽外排后的冷凝水温度;2)表象温度,即密闭式凝水罐引出的排水管开口处温度;3)破坏后温度,即冷凝水混入低温水后的温度。真实的冷凝水温度应该是疏水阀前冷凝水的温度,通常等于或接近于设备用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在实际生产中,冷凝水的真实温度鲜有低于120℃的情况。意味着,生产企业可回收利用的冷凝水温度多在120℃以上。

Where to(去哪里) 冷凝水回收后要“去哪里”?一些企业将其用作工艺水,但如此做法只回收了软化水的价值,浪费了其中绝大部分热能;有些企业将冷凝水密闭回收至锅炉房用作除氧器补水,这看似很节能的做法实则由于未在生产车间充分利用热能而降低了热能利用效率,况且冷凝水温度和压力较高时在除氧器也会造成较大浪费。对于那些靠空冷、水冷来将冷凝水温度降低后外排的做法造成的浪费就更无需在此赘述。如此看来,在冷凝水回收利用过程中,决定冷凝水用到哪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How (如何做) 那么,“如何做”才能实现冷凝水的高效回收利用呢?相关内容在孚雷德以前的微信公众文章已经多次谈到,这里只作简明扼要总结。总的来讲,高效冷凝水回收的主要步骤包括:1)排除前端漏汽问题,泄漏蒸汽会破坏后端冷凝水回收方法的有效性;2)密闭回收冷凝水,避免白汽外冒造成的浪费;3)消除冷凝水与低温水混合的情形,那样不仅浪费热能而且增大了循环冷却系统耗能;4)优先利用闪蒸汽,因为蒸汽放热效率更高;5)就近充分利用低温冷凝水热能,减少散热损失。简单讲就是:消除泄漏、冷热分离、密闭收集、闪蒸用汽、就近利用、热尽其用。